Twilight Saga 暮光之城系列 四部曲
by Stephenie Meyer
作者:史蒂芬妮・梅爾
Reading Notes by Vinia
維妮亞 讀書筆記
維妮亞 讀書筆記
2009.7. 4.
Twilight Saga I: Twilight
第一部: 暮光之城
這部小說是兩大文學題材的媒合: 吸血鬼與狼人的地方傳奇故事與普世青少年的愛情故事.然而,作者在傳統主題上作了反映時代潮流的翻新,例如:少數族群的身份認同與文化傳承議題.
以吸血者庫倫家族而言,他們不因血緣而結合,而是以素食吸血者的價值觀來組成家庭群體.核心價值創立者,也就是庫倫家的大家長卡萊爾,主張運用意志力,抗拒人血的誘惑而只去吸食其他動物的血,並在隱藏自己吸血者的身份下融入人類社會,自己甚至學醫行醫來拯救人類性命.
他的苦衷是:原本身為人類,在不可抗拒的情況下遭吸血鬼注入毒液而轉化成食血者,但他不願泯滅人性而成為侵害人類的怪物.
而對具有狼人血統的北美當地原住民而言,由於他們具有瞬間變身巨狼的爆發力與保衛族人和當地社區人類不受吸血鬼攻擊的重責大任,他們對自己的血緣認同與族群價值觀的認識和實踐就成為生命成長過程非常重要的課題,也是族群文化是否能繼續承傳下去的關鍵.
以具有狼人族長直系血統的雅各為例,體內埋藏的狼人基因由於吸血鬼在當地的重新出現(庫倫家搬回了離開數十年的福克斯小鎮郊區,而遊走各地掠食的漫遊吸血鬼也正流連福克斯附近)而被誘發之後,他應該要繼承衣缽,長成後擔任正逐漸增加數目的年輕狼族的首領與族群酋長,繼續與吸血族誓不兩立的百年對抗戰爭.
但是,他的自由意志與道德判斷是否容許他不顧眼前現實而持續曾祖父輩的老路,與吸血者相互仇視與敵對? 還是,他有足夠的獨立判斷與抉擇勇氣,能與既定的傳統觀念對抗,另闢蹊徑,領出一條新的,合乎時代潮流的雙贏道路? 這是透過雅各這個角色,作者所要探索的關於傳統文化思維的遞變與延續,以及相異族群之間打破成見,共存共容的議題.
作者的創新之處除了在傳統主題上反映時代文化潮流的重要議題,也在於更新這源自於歐洲的古老吸血鬼故事,把它從歐洲舊版刷新,成為美國本土化的新版.翻新的版本中,腐朽的吸血鬼類型轉變成青春派的美國高中生,並且帶入流行文化誘人的感官與時尚元素,使原本神秘恐怖的陰沉角色,明亮化,偶像化,摩登化,異能化,甚至奢侈化,貼近青少年次文化族群所嚮往的夢幻典型.
縱觀庫倫家族成員,他們兼具流行時尚與出眾的美形美姿,除了高級,昂貴與高品味的物質生活,同時又具有異能秉賦,有的能讀人心思(愛德華),有的能預見未來(艾利絲),有的能散播正向的穩定情緒而扭轉劍拔弩張的氛圍(賈斯柏),形成了在人際關係,自我保護與社會活動上的強大優勢.
在小說情節中,作者並沒有詳述這些異能的實際經濟效益.也沒有明白描述他們是如何累積財富,經營資產並持盈保泰.但是,庫倫家的車庫就像是世界頂級名車展示廳,還不時更換全球限量極品新車款.艾利絲的衣櫥總是掛滿了時尚名牌新衣,全部都只穿一次就丟棄回收.而愛德華大方地饋贈貝拉數克拉的鑽石作為畢業禮物,以閃亮鑽戒求婚,以兩部極至昂貴稀有的名車分別作結婚前禮與後禮.
所以,庫倫家族雖然鮮少與人類交往,以免身分曝光,但在物質生活與時尚感上卻符合讀者對大企業家族或貴族的期待,而把他們當作淑女名媛,名人公子般來看待.
然而,作者並不想教導讀者如何理財,卻像個賣冰淇淋的魔術師,給讀者引頸期盼的最愛口味,讓他們在感官與情感上著迷瘋狂,隨著體內分泌的青春賀爾蒙飆升,對書中人物與情節愈加迷,形成暮光之城的流行風潮.
除了標榜美貌與時尚,作者也操弄著人類集體潛意識裡對無限體能與超強戰力的深深迷戀.之前的大眾文化裡,人們對蜘蛛人,蝙蝠俠,超人,斯巴達三百壯士的狂熱都是這集體潛意識的冰山一角.
本書中,吸血族群具有頂尖掠食者的敏銳感官,超凡速度,同時力大無窮,戰技卓越.愛德華最愛擒拿美洲山獅,艾密特喜與北美灰熊搏鬥.而且,這雄健的體能是永垂不朽,永保年輕的,不需要睡覺,不需要吃東西,不需要呼吸,做愛做的事不需要停下來休息.
以愛德華為例,他可以單手抵住並推開衝向貝拉的廂型車,救她一命.他可以背起她,在山林間極速奔馳,或爬上高高的樹巔,一滴汗也不流.他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跳進貝拉位於樓上的窗,無聲無息地,並以紳士姿態整夜觀賞沉睡中的貝拉,拂曉再飛奔回家換衣服,然後開車來載貝拉上學.
愛德華這些超人的體能特質,加上超凡的美貌與浪漫的情愫,深深地挑動著每位讀者內心對英雄與情人的雙重想望,既崇拜又愛慕,挑逗著人類身體與心理的性渴望.
貝拉最常呢喃的一句內心獨白道出了些許端倪: “每當看到愛德華那俊美的臉龐,或當他碰觸到我的時候,我就感到一陣昏眩,腦筋一片空白,臉上一片紅暈….”而當陽光直接照射到愛德華,他的肌膚映射出細碎鑽石璀璨的光華時,貝拉只能失神地讚嘆: “你好美,你好美….”
貝拉所感受到的正是一股強烈的性的吸引力與青少年賀爾蒙特有的,電光火石般的,刻骨銘心的,以身相許的,雖死不悔的,毫不考慮的,全心投入的初次愛戀.這濃烈與堅定,不僅使在身心面臨快速成長的青少年讀者驚異神往,更讓面對愛情淡去,年華老去的成人讀者感受到相當的刺激!因為羅密歐與朱麗葉之間生死相許的熾烈愛情比較可能發生在青少年身上.
很多成年人已經忘了他們曾經如此愛過,或者他們在青少年時期不曾這樣愛戀過.
若問: 美貌與時尚,經濟與學養,體能與體貼—這些因素綜合起來,或單獨分開來看,哪一(些)個對貝拉的愛情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正確答案恐怕不在這些選項裡: 性的吸引力與下了決心的愛--“集所有沙漠的水分為一滴.”
我們很難斷定究竟是什麼因素促成了愛德華與貝拉的連結,因為愛情很難講條件,或列公式,也要看彼此基因之間的媒合與賀爾蒙的反應.儘管貝拉的倩影也在書中其他的男性角色心中,搖搖曳曳,揮之不去,特別是純人類的麥克與狼人雅各,但是她的心是歸屬愛德華的,這是貝拉的意志.至於這群青少年彼此之間的愛情與友誼的發展,就要看接下來的第二部—新月.
Twilight Saga II: New Moon
暮光之城第二部: 新月
新月故事裡的愛德華基於保護貝拉不被其他吸血者攻擊的深情厚意而斷然絕然地與貝拉分手,並舉家遷移.
在庫倫全家驟然離去又再歸來之間的空隙中,培育了一段重要的情誼: 貝拉和雅各的交往.
愛德華消失後的貝拉變得槁木死灰,但是,在來自印地安保留區的陽光男孩—雅各--的陪伴下,貝拉一點一滴聚積生趣,恢復活力.兩人自在地玩耍,祕密地修機車,瘋狂地冒險,認真地作功課, 彼此的感覺是自在的,連動的,不能割捨的.
雅各了解貝拉,用歡笑幫助貝拉身心復元,成為貝拉重新站起來的安定磐石與躲避情傷的堅固避風港.貝拉對這一點非常感恩.漸漸地,雅各陽光般的溫馨滲透進貝拉最私密,最深層的自我,感覺上雅各也是她自己的一部分.
接著,貝拉對雅各啟動了強烈的保護欲,當雅各的狼族承傳者基因被誘發後,身體急速成長,開始變身狼犬,加入狼人族群, 雅各奉首領之命必須與貝拉拉遠距離,這時,貝拉不改初衷,對雅各表示出最堅持的保護與誠摯的關切.
這樣的情誼如何界定?特別是當愛德華—貝拉始終認定的唯一的,永恆的愛—再度出現時?或許,這正是作者拋給讀者去思索的問題.
觀察作者描述貝拉和雅各兩人相處時的文筆,自然流暢如陽光輕撫,溫馨有趣如波光跳躍,彷彿是在訴說自己與親愛的人(可能是家人,戀人,或者兩者重合)之間的日常愉快時光.這是人間真實的感情體驗.
不論在現實或故事情節裡,這樣內蘊的感情在時空釀造下,極可能發酵成明朗化的愛戀.但是,很顯然的,在新月故事提供的僅有的時間裡,貝拉因為主觀意識上對愛德華的認定而沒有跨越模糊地帶,坦然承認雅各為自己的戀人.而隨著愛德華的歸來,儘管雅各追求貝拉的行動策略受到挫敗,內心仍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感情,堅守愛的承諾,但對伊人的深情表白卻只能像打游擊戰一樣,伺機而動了.
反觀作者描繪貝拉和愛德華兩人時,充滿感官的迷戀與傾慕的憧憬,愛情與性吸引力的指數持續飆高,以結婚和結合為目標,像火箭一樣,排除任何阻力,疾速衝向天空.他們的愛情發展是整個暮光之城四部曲的主旋律,而貝拉與雅各的情誼也有發展成主調,開花結果的可能,但是,那就是叉開的另一個故事了.
作者似乎有意讓讀者打開心胸,探索這樣的可能性.畢竟現實生活中的愛情發展與結局未必隨順人意,但是,轉而與其他對象結成不同的組合也有幸福的可能.試問:如果作者再給貝拉和雅各多一點時間,他們之間會有何發展?他們絕對有機會可以幸福!至少,讀者可以這樣預期.
或許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作者必須突然切換情節,急忙安排貝拉和愛德華兩人重逢而留下些許不合情理:一向深思熟慮的愛德華因訊息錯誤,以為貝拉自殺身亡,未親自回去福克斯查證便決定自殺相隨,同時艾利絲火速帶著貝拉前往救人,造成兩人相會,進而接續前緣.
如此的安排讓故事主軸又突然跳回貝拉和愛德華兩人的愛情奮鬥—就像之前庫倫全家突然地離去,深情厚愛的愛德華突然地與至愛分手一般地令人錯愕.這樣的軌道切換究竟有何用意?難道貝拉的情傷,雅各的用心用情,以及他們很有默契的快樂時光都只是船過無痕的插曲?
的確,雅各的重要性不僅僅是提供貝拉另一種愛情,另一種生活的選擇而已.身為狼族首領(酋長)的承傳者,雅各的性格與體能蘊藏著可觀的潛力與爆發力,令人期待他以後在領導狼人,保護人類,捍衛家園上的表現.
同時,他也是個充滿懵懂能量,正在摸索未來的青少年,隨時可能因為考慮不周或一意孤行而衝動闖禍.誠如貝拉父親查理說的:“他只是個孩子,別對他太苛刻.”
反而是他未來的表現--身為狼族首領與深愛貝拉的男孩—值得讀者觀察.我想他對貝拉的愛,狼族承傳的價值,與自身陽光的性情,必定可以引領他成長,走出自己的路,蛻變成一個男人.我怎麼知道?讀者的直覺:作者是把他當一個活生生的青少年來寫的—除了奇幻的狼人那部分.
Twilight Saga III: Eclipse
暮光之城第三部: 蝕
蝕的情節在流浪嗜血者維多利亞的暴戾行徑與飄忽行蹤的陰影下推展著.這個對人類,特別是針對貝拉,的恐怖威脅要到狼族與庫倫家人攜手合作,愛德華處決維多利亞才結束.
一直承受生命威脅的貝拉,儘管受到庫倫家嚴密的保護,仍緊緊地想把握住來自印地安保留區的安全,溫馨與無憂—那是與快樂的雅各同在的感覺.
為了貝拉對雅各的保護之心與不能割捨之情,愛德華不斷開發他的容忍,耐心,與諒解,甚至學會放手.而雅各作為一個忠於自己與愛侶的血性青少年,也竭盡巧計讓貝拉面對自己不願承認之愛,以爭取彼此的幸福機會.
這個三角關係是劇情發展的紐帶:因為有共同對貝拉的愛,愛德華與雅各帶動起兩個可敬但敵對的族群之間的相互合作與瞭解,也由於貝拉穿梭於不同族群,讀者才能一窺各族群的價值觀與文化承傳,產生多元文化的瞭解與尊重.
故事結尾,愛德華與雅各已能相互欣賞.面臨貝拉婚姻的選擇,雅各縱然心碎,也決定了自己在貝拉生命中的位置:朋友.
Twilight Saga IV: Breaking Dawn
暮光之城第四部:破曉
破曉故事的重心在探索跨越物種所衍生的未知問題:貝拉(人類)與愛德華(食血者)的愛情結晶在法統與生物分類 (基因)上歸屬哪一個族類?
這孩子會遭到規範吸血者行為的意大利王族的嚴厲制裁嗎?
貝拉在成為新生食血者後的性情與秉賦有什麼變化?她還會保有人類的感情記憶嗎?
狼人雅各原本是她人類自我的一部分,在她跨入新生之後,他如何自處?
在雅各無怨無悔地守護貝拉,新生兒和庫倫家族之後,作者給了雅各一個大禮:貝拉的女兒是雅各銘刻(命定)的對象,而且他們的基因數竟然一樣!更驚人的是愛德華對雅各的態度:他叫雅各「我的朋友,我的兄弟,我的兒子.」
敵對的族群,相剋的承傳與相斥的情敵,在共同的無私大愛中,達到了相知,相惜,相融與相愛.在這部青少年愛情小說的結尾中,作者透露出這樣的願景.